存档: ‘美食书影音’ 分类

「书」每时每刻,都有一道唤起回忆的菜

2011年11月4日 Pan小月

学会的每一道菜都有一个缘起,一个回忆。有时候是针对一段时间,有时候是针对一个人。我想起了我第一次做红烧肉,会做的那个炒饭,包的第一顿饺子,还有,皮蛋瘦肉。想起它们,就想起了当时的自己,和那个时候的生活。——李子玉《细味》

前两天,O2氧气生活在微博上@下厨房提起这本书。在那些有爱有关怀的美食文学中,《细味——食物的往事追忆》是不忍错过的一本。

李子玉,又名李玉莹,香港著名散文家,李欧梵笔下的“真心女人”,70年代中期毕业于浸会大学中文系,随后赴美国南伊利洛伊州立大学取得社会学学位。2002年开始写作,近期主要作品有《云想衣裳》、《忧郁病就是这样》,曾和丈夫李欧梵合著《过平常日子》、《一起看海的日子》和《恋恋浮城》,讲述二人海外日常生活的悲与喜、笑与泪。

在《细味》中,李子玉从儿时食物开始一一细数:猪油捞饭当早餐,婆婆教煮的凉瓜牛肉,搭伙食的诗人独爱酸辣汤,患抑郁症那几年冷冷的麦片,找到真爱之后的七色菜,直数到灰色爬上发梢。李玉莹以文字回溯半生,外婆猝然而逝、与前夫留学美国、孤独对抗抑郁症,和现在的丈夫李欧梵享受平淡生活,每时每刻,都有一道唤起回忆的菜。醉翁之意不在酒,作者借食物为题发挥,在细味食物之间细味她的五味人生。

最美好的一顿,除了包含视觉享受,还有那些味觉回忆引起的旧事旧情。每段人生都有百般滋味萦绕在心头。

《细味——食物的往事追忆》在线试读

这篇文章来自下厨房美食生活杂志。更多菜谱信息欢迎来www.xiachufang.com逛逛。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影」料理仙姬(おせん)

2011年9月23日 拉布拉多鱼

人会记住十岁以前所品尝过的味道,牢牢记住并且一辈子寻找它。所以我们永远都会记得妈妈做的菜的味道。就是依赖着这样如此不可靠,无法被另一个人所取代的口口相传的味道,我们一生都在回味,寻找,制造,以及传承。

《料理仙姬》
导演: 南雲聖一 / 久保田充 / 茂山佳則
编剧: きくち正太
主演: 苍井优 / 铃木兰々 / 内博贵 / 向井理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首播日期: 2008-04-22
集数: 10

【剧情简介】
速食主义已经席卷了全球,日本也不能幸免。但仍然有着“一升庵”愿意细火慢调地为客人烹制可口的料理。江崎由夫在非常商业化的料理店打工,忍无可忍,为了追求心中完美料理的梦想,他前去一升庵宁愿请求工作。没想到一升庵的老板娘早已不是他孩提时看到的那位,而是她的女儿半田仙接手。阿仙最爱沉迷杯中物,这让伙计大为头疼。而早已是掌厨人的江崎由夫来到一升庵后要从头学起,连刀都碰不到,不禁大为沮丧。也曾想过放弃,想离开的时候又放不下阿仙和一升庵。对于如今的世界,一升庵遗世独立追求着自己的目标,但现实的黑影已经渐渐逼近,这样的经营方式到底是不是真的可行?

厨师长的刺身

【剧评】逆流而上
转自: 芥末小馒头(豆瓣)

这世界上可以跨越语言沟通的东西有俩种:艺术和食物。常常有人对仙桑说:“你是改变不了时代大方向的逆转的。生存还是灭绝从来都是时代在选择。”可是我们活得太快了。我们抛弃掉任何不能物化成实物的抽象感性,无法克制自己毫无节制地追求理性效率和速度。似乎不从众,我们就无法与任何人交流,更无法适应这个时代的生存。

日本人际交往淡薄。人与人的交流,客气而疏远。少了在与人打交道的精力周折,他们更多的关注生活细节而精专于所做的事情。细致而专注。古法烹制的食物,耗时漫长,费尽人力,收益微薄;像食物制作方法一样古朴的,是真诚待人,并愿为职责所在不惜性命的朴素精神。速食时代的洪流,所有的古法也在过于快速运转的齿轮和经济泡沫后的生存低迷中被理所当然地摒弃。在最短的时间内创造最大的盈利价值似乎为生存时代的必然形势。

人会记住十岁以前所品尝过的味道,牢牢记住并且一辈子寻找它。所以我们永远都会记得妈妈做的菜的味道。就是依赖着这样如此不可靠,无法被另一个人所取代的口口相传的味道,我们一生都在回味,寻找,制造,以及传承。

仙桑对那个从来不知道萝卜是什么味道,在所有悉心制作的料理上全部挤上番茄酱的孩子说:
“这个世界除了番茄酱,还有很多很多其他味道。”
“没关系,别的味道不知道也罢。”
“还是要知道的啊。”
“为什么?”
“因为那样比较快乐。”

速食时代速食的不止是食物。

但愿那些那些不能物化,却可以长存于心的真挚,情感和简单琐碎的快乐能够传承下去。即便是到了我们的下一代,下下下一代,也可以记住做真挚人,记得妈妈做的菜的味道,记得品尝到这世界上各种自然食物的美味的快乐。

仙桑对铃木说:“你不是被留下来的一个,只是没有改变的一个”。

招牌饭:山药

【碎碎念】
很少有能让我不按快进键看完的电视剧。但这次真是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用了两天的时间把这部电视剧完整的看完。不得不说从一开始想看美食制作,到最后衍生为社会责任&时代趋势,看的让人很沉重。现代与传统,速食与手作。试问现在有多少人还自制番茄酱,晒萝卜干辣椒等等。时代让我们方便的只需付出一点点就能得到所有需要的,而不需要时间的等待。忙碌的我们每天都在奔波,家人朋友之间也越发的冷漠,怀念小时候一大家人煮番茄酱的情景,那个时候的番茄味道现在在也没有了,甚至连父母那一辈现在都不会做这么繁琐的事情了,工业化的确让我们的生活变的便利了,而那些封存在玻璃罐中的美好的回忆却消失了。去年冬天腌了两罐盐渍金桔,本想最近开封饮用的,但家中某人执意要盐渍一年以上才开封,其实时间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最不可替代的东西,而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坚守住自己。

碳烤猪肉

萝卜

【拉布拉多带你看电影】专栏在下厨房博客安家喽!
料理仙姬(おせん)此文原链接

点此围观【拉布拉多鱼的下厨房主页】

「书」跨界饕餮与美食文学

2011年8月23日 Pan小月

艺术圈玩跨界早已不只三五天,歌星、演员发展副业更是历史悠久。仿佛人生来就是不满足的,在一个池子里嬉戏畅快了,就忍不住想到旁边那个池子探一探深浅。有时,两个池子还离得颇有一些远。这道理就似从没学过演戏的人去拍电影,未受束缚的一张白纸反倒更易呈现真实。跨界带来的新鲜感,在“吃”这件事上,也是一样。

演艺明星出食谱书的风气旺盛不衰,大概是显示自己热爱生活,又能满足粉丝的偷窥欲。另有一类人,以写字为生,走南闯北地尝了许多美食,渐渐地变做饕餮客,著书分享心得。这一种文章往往色香味俱佳,甚至隐约有了文化内涵,用词也漂亮,读起来真是享受。

其实文人墨客历来有谈吃的传统,譬如汪曾祺、周作人,更远一些,譬如发明了东坡肉的苏轼。旧时文人谈吃,往往牵出许多乡愁,你在这头、我在那头,一碗糙米饭便能做了船票。到如今,爱吃更爱谈吃的知识分子建立了庞大的美食文学帝国,时而生鲜热辣,时而温软含蓄,教我们做菜,也带我们思考。举两个知名的例子,就说蔡澜和欧阳应霁。

蔡澜是广东人,十几岁就去日本学电影,六十年代开始成为香港首屈一指的电影监制。九十年代初期经商,做酱料生意、开餐厅。接着来到电视圈主持美食节目,继而写美食评论,终成一代老饕。这是一位真正的才子,通晓多国语言,对书法、篆刻也有研究,已出版两百多本著作。不光写吃,写起电影、旅行、生活来亦是很好看的。蔡澜是电影人跨界美食圈,欧阳应霁这位晚辈则在更多领域跨出了名堂。首先,他是漫画家和专栏作家,当过电视节目主持人,做过家居用品生意,对家居设计颇有见地。现在,他决心将美食作为事业,出版了多本和吃有关的书,读起来生动有趣。

美食文学界这样响当当的名字还有很多,譬如被称为“当代饮食文学女掌门”的M.F.K.费雪、做过《VOGUE》采访主编的台湾作家叶怡兰、广告人彼得·梅尔、得过普利策奖的战地记者马特·麦卡利斯特、香港散文家李子玉……甚至历史小说家陈舜臣都写过《美味方丈记》,湖南卫视主持一哥汪涵都出了本书叫《有味》,韩国师奶杀手裴勇俊也用一整年的时间完成了《寻找韩国之美的旅行》。跨界美食的文学作品更诱人,单纯一本食谱是步骤,这些美食文学却是生活本身。

美食文学读得多了,也能得到许多领悟,尤其是这些饕餮客的生活态度——永远充满热情与好奇心,不轻易沮丧或放弃,拥有众多爱好,比起名利还是自在享乐更重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最好再加一句:尝人间百味。这才算得上生活。

推荐:

《如何煮狼》
作者:M.F.K.费雪
译者:韩良忆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定价:25

1942年,正逢战祸连绵、经济萧条,费雪想起童年一战期间家中省吃俭用的情景,写下这本书。她以滚沸的热情和大胆的实验精神,创造出一道道梦幻料理,并告诉人们,饮食的意义不仅是果腹,还有温暖、安全和爱。

《蔡澜食材字典》
作者:蔡澜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定价:28

这部《蔡澜食材字典》别具一格,写的是蔡先生对中外饮食中最为普通最为常见的各种粮食、蔬菜、水果肉和调味配料的认知,文笔生动,描绘细腻,是蔡先生在美食文字创作上新的成功尝试,值得对美食和美食文字感兴趣的读者玩味。

《快煮慢食:十八分钟味觉小宇宙》
作者: 欧阳应霁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定价:34.80

这是一本菜谱,又不光是一本菜谱。除了数十道精致诱人、中西结合的新鲜菜式外,欧阳应霁还为每道菜写了一则故事,有趣闻有感悟,读来轻松幽默,手把手教你十八分钟就能完成的美味,讨好五劳七伤的自己。

《舌尖上的故乡》
作者:黄发有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定价:26

本书精选籍贯不同的名家写各自故乡美食的美文,王世襄、陆文夫、汪曾祺、林斤澜、周作人、琦君、莫言、阿城等人的舌尖记忆,会让人认同古清生先生的这句话——“人都有一种味觉固执,品尝新鲜的愿望是永久的,坚守故乡的味觉是比永久还久。” 

注:此文曾刊发于《天下美食》,作者Pan小月

Julia Child:没人生来就是好厨师

2011年8月18日 Pan小月

大名鼎鼎的厨神茱莉亚·查尔德(Julia Child)颇为传奇,她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却以制作顶尖的法国料理闻名于世,出版和主持过大量食谱书和电视美食节目,许多餐厅主厨、家庭厨师、美食爱好者都奉她为导师,甚至将她的菜谱视为至高无上的教科书、传家宝。茱莉亚在美国享有很高声誉,而在中国,她的闻名或许首先是因为《朱莉与茱莉亚》这部电影。

由老戏骨梅丽尔·斯特里普(Maryl Streep)和星途无限的艾米·亚当斯(Amy Adams)主演的《朱莉和茱莉亚》,讲述了失意的年轻妻子决定参照茱莉亚的食谱,一年之内做遍书中的524道菜,并在博客上记录学习过程的故事,中间穿插回忆茱莉亚跟随丈夫在法国生活,并出版她的处女作《精通法国烹饪的艺术》一书的过程。

人高马大(身高185公分,一说188公分!)的厨神茱莉亚恪守严格的法国传统烹饪技法,十分固执绝不妥协,所有枝末节都被她要求得尽善尽美,不能轻易改变。这一习惯也使她撰写的食谱书详细得无与伦比,并附带许多她亲身经历过的苦恼,让读者们借鉴起来倍感安心。不过别因此就认为她是个死板严肃的人,事实上,茱莉亚再有趣不过了!魁梧的身材注定了她与厨房的微妙关系,看似格格不入,实则天衣无缝。再加上她极具特色、一惊一乍的嗓音,使得她主持的美食节目生动极了。关于这一点,梅丽尔·斯特里普在《朱莉与茱莉亚》中诠释得惟妙惟肖!茱莉亚直到八十多岁高龄,仍在主持节目,风格鲜明、真实不造作、充满生活气息的主持风格(甚至连失败也照播),总是令观众们看得捧腹大笑。

茱莉亚热爱生活,追求快乐。以下这段《我在法國的歲月》中她的回忆,足以说明这种性格——“他(父亲)曾以为我会嫁给某个共和党的银行家,乖乖在帕沙第纳过一辈子保守的生活,但假使我真那么做,可能就会像我的一些朋友一样成为酒鬼。我没有嫁给银行家,却嫁给了画家、摄影师、诗人兼中阶外交官保罗·柴尔德,而他竟然带我去旅居肮脏可怕的法国。我不可能获得比这样更快乐的生活了!”

你可能并不知道,这位了不起的厨神,直到36岁之前都并不擅长烹饪,几乎可以算是个糟糕的厨房菜鸟。

二战期间,茱莉亚任职于美国战略情报局,具体职责是整理文书之类的秘书工作。在那里她结识了自己未来的丈夫保罗。他们先后被派去驻扎在锡兰和中国云南(茱莉亚挺喜欢中国),战争结束后,两人结了婚(当时茱莉亚34岁)。茱莉亚从小身体健壮胃口好,家境不错,有好几个厨师,她的母亲也不擅长烹饪,因此尽管她爱吃能吃,却从未想过要在烹饪上有什么建树。然而保罗是个美食家,还热爱葡萄酒,在保罗的熏陶下,茱莉亚决定开始下厨,至少为心爱的人烹饪一桌美食。不幸的是,最初的尝试均以失败告终,常常是手忙脚乱,折腾到深夜才做出几个菜,远称不上好吃,偶尔还难以下咽。

婚后两年,保罗被调动到巴黎,担任美国大使馆的文化交流大使,茱莉亚“像行李一样”跟着去了。踏上这片新鲜的土地,她既兴奋又紧张,担心自己这个粗鄙的“美国土老帽”被精致的法国人瞧得扁扁的。不过她认为法国人很友好,她很快融入了巴黎,才刚到一下午就几乎自认是个本地人了!她对巴黎一见钟情,她喜爱巴黎的风貌,最重要的是,她吃到了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食物。在保罗的启蒙下,茱莉亚对法国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开始投入大量时间在厨房钻研那些高难度的“硬菜”,立志将人生奉献给烹饪艺术。很快,手头几本经典食谱书就不够她学习了,37岁的茱莉亚去巴黎蓝带厨艺学院报了名。原本她打算直接上六周的密集课程——那是针对专业人士的提高班,但校长坚持不认为她够这个水准,最终她念的是为期一整年的“餐厅老板班”,从打基础开始系统学习。与此同时,她的丈夫保罗也加入了一个葡萄酒品鉴小团体,每周聚会一次,尽情研究葡萄酒的艺术。真是一对令人羡慕的生活家!

“过去的我满足于追逐逸乐,游戏人间,对世上的一切冷漠以对,但在蓝带学院以及巴黎的市场和餐厅中,我赫然发现烹饪是这样深厚丰富且魅力永不止息的迷人事物……在我的生命中,除了丈夫和猫咪以外,我从未认真看待过任何事,而如今,我一刻也无法忍受离开厨房……我学习得浑然忘我,全不知时光飞逝……但人学得越多,就越知道自己的不足,我感觉自己仿佛刚刚才踏进厨房而已。如果我当初坚持参加六周的课程,那会多么惨!我一定什么也学不到!”这就是茱莉亚开始蓝带学习生活后的真情流露。

但同时,茱莉亚也通过冷静观察、亲身体会,对蓝带厨艺学院产生了颇多不满,比如“校长布哈萨夫人缺乏专业经验,行政管理能力奇差,而且专注于琐碎的细节和小家子气的尔虞我诈。”“学校的管理方法着重于捞钱而不在认真调教学生。蓝带的水准降低了,有时就连厨师示范教学所需的基本材料也付之阙如。”茱莉亚头脑清晰,期望能自己开间小教室。

对美食背后的文化根源,茱莉亚也有着自己深刻的认识。“爱莲(茱莉亚的一位朋友)的战时故事使我思索起法国人的深沉饥饿——这似乎是他们把食物当艺术来欣赏,把烹饪当运动般热爱的深层缘由。我怀疑这个国家对美食的渴望并不源于阳光灿烂的艺术,而来自法国过去数世纪以来深刻且幽暗的空乏。”

1951年,茱莉亚结识了同样致力于成就美食事业的席卡和露伊瑟。后面这两位正在合写一本给美国人看的法国菜谱书,她们邀请茱莉亚加入。于是这三人一边合办厨艺教室,一边开始整理这部旷世巨著。茱莉亚一开始只打算做些润色,但看到手稿后她决定重写一本。三人自此开始时而亲密无间、时而争执不休的合作,还要与出版商斗智斗勇。期间政治局势混乱,茱莉亚丈夫工作变动,两人先从巴黎搬至马赛,又去往德国,写作一直是茱莉亚的生活重心。直至1959年,这一雄伟的大部头终于完成。出版过程大费周章,原本合作的出版社无法接受这样一部“百科全书”,几经磨难,《精通法式烹饪的艺术》(Mastering the Art of French Cooking)终于在1961年出版。而它的大获成功,足以令之前的一切辛苦显得价值连城。

茱莉亚·查尔德这个名字这下开始红得发紫了,马不停蹄地四处签售、接受采访。某次电视采访,茱莉亚在镜头前示范了一道菜的做法,结果一发不可收拾,有趣的现场令观众们纷纷要求“让这个大个儿女人再来电视上教人做菜吧”。就这样,茱莉亚的厨神生涯正式展开,不断出书、主持电视节目,且持续保持对美食和生活的高度热爱。

从菜鸟到厨神,茱莉亚看似进步神速,但这是用日复一日近乎变态的自我要求造就的。她绝不是什么天才,她的成功秘诀仅仅是足够努力。“没有人生来就是个好厨师,人人都要边学边做。这是我给天下人永恒不变的忠告:学习烹饪的方法是——尝试新的食谱,从错误中学习,不要害怕,最重要的是,要乐在其中!”茱莉亚在她的自传中这样总结。

延伸内容:

电影《朱莉与朱莉娅》
导演:诺拉·艾芙隆
编剧:诺拉·艾芙隆
主演:梅丽尔·斯特里普 / 艾米·亚当斯 / 史坦利·图齐 / 克里斯·梅西纳 / Linda Emond

传记《我的法兰西岁月》(简体中文版的《我在法國的歲月》)
副标题:美国厨神茱莉亚·查尔德的美味人生
作者:[美] 茱莉亚·查尔德 / [美]亚历克斯·普鲁多姆
译者:苏西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本文所用图片,来自《我在法國的歲月》,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篇文章来自下厨房美食生活杂志原创,转载请注明 http://www.xiachufang.com

「影」深夜食堂:吃是最好的安慰

2011年7月14日 Pan小月

深夜食堂

深夜食堂》原著是安倍夜郎创作的人气漫画,该漫画获得了2009年的日本漫画大奖,列为日本“这本漫画必读!2009”榜单的第三名。根据漫画改编的连续剧,由出演《东京铁塔》的小林薰,以及小田切让、松重丰等不少著名演员出演,于2009年10月开播,大受好评。

深夜食堂》共10集,每集二十多分钟,均以料理命名,剧中有形形色色的人物,比如黑社会大哥、过气艺人、神秘的流浪汉、脱衣舞女、送报纸的大学生、OL剩女三人组、寻找亲生父亲的小男孩,等等。他们以一间小餐馆为舞台,上演了10段充满温情的故事。这间餐馆只在每天深夜至清晨营业,菜单只有猪肉酱汤套餐和啤酒,并不固定,但老板可以根据客人的要求,利用当天店里的现有食材做出各种料理。

电视剧的整体基调与风格很舒缓,餐馆老板沉默却温柔,由一道道料理带出的故事充满了人情味。每天深夜,走进这间餐馆的人们拖着疲惫的身躯,用食物安抚自己的胃口与寂寞的心。剧中出现的十道料理,也都是非常简单的菜色,质朴无华却美味得要命,平淡却能抚慰人心。周星驰电影中那著名的“黯然销魂饭”应该就是这么个意思。

深夜食堂

第1话:红色香肠鸡蛋

深夜食堂

第2话:猫饭。第3话:茶泡饭。第4话:土豆沙拉
第5话:牛油拌饭。第6话:猪排盖饭。第7话:鸡蛋三明治
第8话:酱油炒面。第9话:烤竹荚鱼干。第10话:拉面 (最终章)

深夜食堂》官方网站:http://www.meshiya.tv/

跟《深夜食堂》学做简单却温暖的美食:

【牛油拌饭】http://www.xiachufang.com/recipe/1001874/
【猫饭】http://www.xiachufang.com/recipe/1001849/
【茶泡饭】http://www.xiachufang.com/recipe/36106/
【红色香肠http://www.xiachufang.com/recipe/1006727/
鸡蛋三明治http://www.xiachufang.com/recipe/1000281/
【玉子烧】http://www.xiachufang.com/recipe/1003429/
土豆沙拉http://www.xiachufang.com/recipe/1000078/
【酱油炒面http://www.xiachufang.com/recipe/1000814/
【烤竹荚鱼干http://www.xiachufang.com/recipe/110052/
【猪排丼】http://www.xiachufang.com/recipe/79865/

深夜食堂》第1季在线播放
深夜食堂》第2季在线播放

「书」那些寂寞又快活的厨子

2011年6月27日 Pan小月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

作者: 庄祖宜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年: 2010-2-1
页数: 272
定价: 36.00
装帧: 平装
丛书: Fresh书系
ISBN: 9787503941832
豆瓣地址: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246151/

2006年8月,新婚的庄祖宜正在准备博士论文,这个笑容甜蜜的台湾女子即将成为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人类学博士。一路走来书念得很辛苦,她的同学纷纷埋首于殖民和霸权,庄祖宜头昏脑胀,只想赶紧下课去买菜做饭。那时的她远不是厨艺高手,烹饪知识一点不会,光是凭着对美食的喜爱善待自己。庄祖宜有她的道理:写论文,绞尽脑汁大半天也不见得写出多少,可剥豌豆十分钟就能有一整碗,成就感看得见摸得着。别人靠运动、饮酒、上教堂来缓解学业压力,她就做饭。做研究没什么进展,厨艺倒是精进不少。
  
人生的转折点到来了。庄祖宜路过一家有着落地玻璃的店面,抬头看见“剑桥厨艺学校”的招牌,招牌后穿着厨师服的学员围坐在一起上课。几乎想都没想,她决定放弃博士学位,去学做菜。上帝他老人家(假如有的话)一定气得跳脚,没准还在庄祖宜背后的十字路口大骂:“喂,你走错边啦!”可是她连头都不回一下。
  
于是,人类学家转行当厨师,田野调查从民族部落搬到了厨房。有人说这本书写得太随意,人类学家的作品应该更深入才对。会这样想真是误会庄祖宜了,她在前言里就说,比起高深的学术报告,自己更爱田野调查笔记。这类笔记是为最后的研究报告所准备的素材,笔调通常轻松自在,是随性记录下来的生活点滴。《厨房里的人类学家》就是这样一本以厨房为体验对象的调查笔记,轻松有趣,好看到让人手不释卷。
  
庄祖宜接受的是正统法式烹饪教育,这本书也像一道精致的甜点,慕斯、焦糖与脆完美组合,口感层次分明又不突兀,是完整的统一体,舍不得一口气吃完。
  
书的第一部分记录了她在厨艺学校的生活,每一个短小的篇章都是一道可口小菜。庄祖宜从菜鸟成为优秀毕业生可不容易,她的“田野调查笔记”写满了学厨苦乐。第二部分是她毕业后的实习期,让我们这些只晓得吃的食客得以一窥星级厨房的秘密。原来这份工作跟我们想的不一样,原来厨师是那么辛苦又寂寞的。他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极有可能连续七、八年只在同一岗位重复同一件事——摘菜叶,或者剖,或者调酱……庄祖宜从冷台开始,日复一日拣叶子、切蔬菜丁,练就了一身切丁绝技,却不能去热台做真正的煮工作。实际上,厨房里除了主厨谁都没机会从头到尾做完一盘菜,每个人都只是流水线上的一道工序。从此以后,我再去餐厅吃饭一定连装饰用的胡萝卜西兰花都吃掉,以示对厨房里那个年复一年只能雕刻蔬菜的厨师的尊重。书的最后一部分是庄祖宜的美食杂谈,有评论、食谱,也有技术性的知识文章。读起来不如前面的内容活泼,却多少能看到她身上残留的学术影子。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提到的餐厅和食物,于普通读者来说是有距离的,好在庄祖宜够亲切。她身为三十几岁的熟女,却像调皮的小女孩一样让人忍俊不禁。高级餐厅对食材要求苛刻,新鲜菜叶哪怕只是缺了角都不能用。她没法像其他厨师那样,坦然地将整盘边角料丢弃,她贪吃又心软,把那些本该进垃圾箱的食材统统吃掉。甚至连主厨试吃子酱,不小心掉到桌上几粒,她都要眼疾手快捡起来吃进肚!
  
这样看来庄祖宜真是个不拘小节的随性女子,怎么能受得了那样斤斤计较、奢华精致的烹饪技术呢。她的矛盾在文字间也一览无遗,有时惊叹于一道菜的复杂精细,有时也觉得天然去雕饰更真实。她工作的餐厅坚持高品质(当然也是高价位),只使用有机食材,开张半年终于被《米其林餐饮指南》收录,等到这本指南发行,餐厅已经由于经营惨淡而关门。读到这里,全书轻松温暖的基调蒙上了一层现实的灰黑色的纱,更是觉得庄祖宜的矛盾不是没来由。厨师们费尽心思制作的天价大餐,没人舍得掏钱吃,更没人懂得。
  
厨师还真是寂寞的职业。
  
所以,餐厅倒闭后其他厨师纷纷寻找别的工作,庄祖宜选择在家休息一阵。学来的一手好厨艺,仅仅用来为爱人做一顿晚餐就已足够美妙。或许对她来说做菜不是谋生手段,而是充满乐趣的生活态度,比方说半夜看到一个面包方子,兴奋到立刻去厨房揉面,这实在是爱美食爱生活的人才能够体会的心情。
  
读罢《厨房里的人类学家》也已是半夜,我一扭头看见那罐酸柠檬,那是南宁名菜柠檬的原料,很难找到,朋友知道我爱做菜,特地从广西带来送我。那一刻,我想庄祖宜一定也会这样,恨不得立刻买一只子来。半夜做菜的厨娘,快活大概比寂寞更多吧。
  
版权声明:本文刊载于2010年4月10日《新京报》书评版,由作者本人发表于【下厨房】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