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食品造型师饭岛奈美:家庭料理的不刻意

2011年12月14日 Pan小月

在日本的电影中,时常会有做饭的场景,或者食品的特写,器物式样之美,料理造型之美,看来是日常随意而为,背后却充满专业食品造型师的经验与技巧,以《海鸥食堂》而闻名的食品造型师饭岛奈美,就是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一位。她的作品除了数百个广告作品,同时还出现在包括《东京铁塔》、《维荣之妻》、《南极料理人》、《眼镜》、《游泳池》等在内的70余部电影中,当然包括近期热映的电视短剧《深夜食堂》

饭岛奈美对于烹饪的热爱,是从小就开始的,“上高中时,我每天都是自己做便当。”因为一直想从事与料理有关的工作,后来就考进了培养营养师的学校。“不过自己身体很健康,从没去医院看过病,也不爱学习,所以实在不想毕业后在医院或学校就职,于是,到处查询与烹饪有关又开心的工作。”知道造型师这个职业,还是有一天在杂志上看到一张美食家在做料理的照片,心生艳羡,感觉是“发现了新大陆”,也就在那一瞬间,饭岛决定了毕业后要从事这样的工作。

毕业之前开始寻找能带自己入门的老师,一直不顺利,后来,跑去应聘饮食杂志出版社的兼职工作,出版社了解了饭岛的料理专长后,倒是意外地给她介绍了一位食品造型师。没想到第二天参加面试,第三天就开始工作了,入行的过程来得相当顺利,不过饭岛回忆初入行的时候,“因为我没有做过那么多样式的饭菜,一开始的时候特别没有自信,拼命恶补了好久。”

饭岛跟老师学了六年半,大部分时间都是为广告拍摄进行食品造型的工作。自己独立出来的首份重要工作,就是为Pasco切片面包广告做食品造型,也就是在这份工作中,饭岛认识了当时的广告代言人、女演员小林聪美。20 05年小林聪美担纲《海鸥食堂》女主角时,关于食品部分的工作,很自然地想到了饭岛,“她找到我说,‘餐厅是整个故事发展的大舞台,很重要,所以能不能来帮我们制作剧中的饭菜呢?’我答应了。”这就是饭岛第一次担任电影摄制的食品造型师。一直为广告食品做造型的她,为这部讲述日本人在芬兰开餐厅的温情电影中,全面展示了自己的造型经验,从食材、餐具到菜式设计,这部以美食为核心的电影,用相当多的镜头,呈现了日本料理独特的造型美感,以及潜藏于背后的生活细节。

电影《海鸥食堂》中的饭团饭团的做法

事实上,电影食品造型的工作强度与难度都远远高于广告,“拍《海鸥食堂》的时候,光是饭团就捏了100多个。我们从日本带去芬兰的10公斤高志水晶稻米根本不够,后来还又从国内邮寄过去。因为参与电影拍摄的芬兰籍人员没吃过饭团,所以我想应该先让他们尝一尝,所以一共做了100个左右的饭团,够所有芬兰工作人员的份儿。”

《海鸥食堂》上映后,“饭岛的料理”迅速成为一个流行的词汇,每年为七八十支广告制作料理的饭岛,渐渐成为日本电影的御用食品造型师(因为电影工作耗时长,接广告的数量也减少了一半),在短短的6年间,饭岛奈美参与了70余部电影的食物造型。朝日新闻旗下周刊杂志《AERA》对其中的料理制作进行了连载,并推出了一本合集《电影食堂》(目前已出韩文版)。料理书籍的写作是饭岛工作的另一部分,在日本,美食烹饪的书籍可以称为必不可少的“嫁妆”,饭岛的书也是不少未婚女性的备用“嫁妆”的重要之选。

饭岛的料理,与奢侈华丽毫不沾边,都是土豆炖肉、猪肉酱汤、牛肉等等稀松平常的日式家常菜,但那种带有生活气息的造型和设计足以让人发出“我之前吃的那些都是什么啊”的感慨。而事实上,看起来好吃之外,真正好吃也是饭岛料理的,她就像工程师或者科学家那样,为了把美味发挥到极致而进行周密的考虑和计算。譬如一般人做热干酪火腿三明治时,都是用薄片火腿和薄片乳酪夹在切片面包中间后放进烤箱,饭岛却使用切成细丝的火腿—“切片的话,咬下去的时候火腿总是冒出来,吃几口就没有了多郁闷啊!”她解释说。为了让最后一口都好吃,饭岛想出了各种简单的小窍门:火腿切丝之外,还放弃烤箱面包涂满黄油之后用平底锅,这样一来,外面微糊的黄油香脆可口,中间则混着乳酪的香味松软无比。这样小小的改变,就能做出高水平的三明治

饭岛出版的食谱书籍(其中《LIFE家庭味》已有中文繁体版)

对话饭岛奈美:“诚实认真地烹饪是料理工作者的基本条件。”

Q:你还记得第一次做食品造型的情形吗?
A:好像是给超市做宣传单之类的。在超市,我们能经常看到“肉类大减价”的广告旁边有张寿喜烧的照片吧,当时做的就是这类宣传单。我学到了怎样将寿喜烧中的各种食材一目了然地呈现出来的方法。当然,指导老师并不会给我样品,而是突然间就让我试着做。我在那位老师身边锻炼了6年半,掌握了为广告和电影做食品造型时的基本功。

Q:不论日本料理还是西洋料理都难不倒你,你是如何掌握这么多种类料理的技巧呢?
A:因为我很爱品尝美食,法国、意大利、中国料理,当然还有日本料理,我都喜欢。我当助手的时候也经常去烹饪培训班,虽然也可以从书中学习,但直接向名厨等学习,让我受益匪浅。

Q:作为料理工作者,你觉得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A:还是要诚实认真地烹饪。在别人看来,我好像做得轻松简单,其实需要考虑的细节很多。拿切洋葱来说吧,如果笔直地从边上开始下刀的话,那就有一块会稍微厚些,摄影的时候可不允许突然出现一片厚的,因此一点点地斜着切成3小块正好,而且为了能够入味均衡,也最好切成同样大小。我一直是这么想的。

Q:你写的菜谱简单明了,让一般人也能照着去做,是这样的想法吗?。
A:是的。我会经过多次尝试,逐渐省去不必要的步骤。我最重视材料的配合,都是一遍遍尝试,直到满意为止。比如做戚风蛋糕菜谱时,我试制了17次之多。很多人都认为比起自己做自己吃,还是与别人一起分享更有成就感,所以现在我写菜谱时候,不是拘泥于自我满足,而是希望按照我的菜谱做出美味料理的人,能与其他人一同分享其中的快乐。

Q:在你设计的料理中,有很多都是大家熟知的传统菜。
A:我认为,无论电影还是广告,料理出现的画面也不过是15秒左右,与其让观众看完了之后纳闷“这是什么菜?”,还不如希望他们看了之后产生“啊,这个菜很好吃”的共鸣。若是让观众纠结于“这道菜是什么味道呢”,就无法体会到我们想要表达的美味之处。

Q:那么为广告和电影所制作的料理,是怎样做到不只看起来好吃,实际上也的确很好吃?
A:看上去十分好吃的东西,按理说实际上也会很好吃。如果只拘泥于外观,那就无法表现出美味的感觉。以前拍广告时大多为了美观,使用没有煮到位的土豆牛肉之类。而在家里,虽然炖菜时经常煮得碎烂,但却更加好吃。所以我向导演提议要煮到这种程度更好,希望观众能够感到“拍广告用的菜都这么好吃”。我基本不会刻意做得太漂亮,但是追求那种好像家里做出来的感觉。

Q:为电影和为广告做食品造型工作的差异是什么?
A:广告的剧本定得很细,一个镜头就是一个场景。但是电影就不同了,一个场景具体要怎么拍,分几个镜头拍都可以在现场灵活调整。刚开始的时候还以为没什么区别,就按拍广告的要求来做准备。可是电影会不断调整视线,从不同的角度去拍,有时候还没拍完食材就消失了。比如说有一个场景是要拍摄炸猪排,剧本只写了要拍裹面包粉的分镜头,可是真到拍摄的时候,要拍特写,又要拍远景,还要拍猪排在油锅中翻滚的瞬间,转眼间拍摄回数陡增。有时候准备五六回的分量都还不够用,所以最近我都会多带一些原料。而且以防万一,还会事先确认片场周围超市的位置。

Q:食品造型师的工作应该也包括餐具的选择吧,你如何选择?
A:我会在看完剧本之后,根据主人公的年龄、工作等情况来进行餐具的选择,需要符合剧中人物的性格和爱好。比如《海鸥食堂》中的小林聪美,她是个单纯直爽的女性,所以给她配置的餐具都略有些活泼的感觉。

Q:所以买餐具本身也是你的兴趣爱好吗?据说你在芬兰买了不少餐具,基本把《海鸥食堂》这部电影的酬劳都花完了?
A:我的确很喜欢买餐具,为了放餐具我还专门租了储藏室,有2间4帖(1帖约为1.65平方米)半,1间1帖半的。楼上(注:采访所在的工作室楼上)我也租了房间呢。我记得拍摄居酒屋那一幕的时候,使用的餐具都是我收藏的,而且都是些限量生产的产品。

Q:有没有从去过的饭店得到有关菜谱的启发?
A:也是有的。吃到比较特别的料理时,会想着改天我也要这么做一下试试。比如《游泳池》里用的咕咾肉。我把以前的梅肉咕咾肉给改进了一下,做成了柠檬咕咾肉,还撒了一些薄荷叶在上面,这样更符合泰国的感觉。

Q:你觉得要成为食品造型师需要什么能力呢?
A:体力和构思力是必须的。我记得以前拍的广告里,有个折面包的镜头,不管怎么注意,折痕处都会断开。我就想,可能是因为干燥,于是我就试着上下都用别的面包夹住,折后再一次看看。发现问题的时候,要能不断想出应对办法,这是对食品造型师的要求。我记得还有个杯装方便面的广告,在拍演员吃面的时候,我们用红外线温度计把温度控制在50℃。因为在50℃的时候汤喝起来不太烫也不会凉,口感最好,拍出来效果也更加理想。拍摄铁板烤肉“嗞嗞”冒烟的镜头,我们需要准备1万日元左右的肉。温度稍微高一点或者低一点,烤出来的感觉都不一样。要是失败了就还得重新买一份昂贵的肉,清理铁板也很费工夫。所以我会事先用价格便宜的肉来一遍遍测试,确定在多少度时烤出来的肉看起来最好吃。

Q:工作中最辛苦的部分是什么?
A:一个是长时间被拘束。要是拍电影或者电视剧的话,6点左右就得起来,8点左右到片场,然后就从费时的料理开始准备。还有一个就是行李。每次都像搬家一样啊要准备很多东西,因为片场一般都没有全套的烹饪设施,现在还在拍摄中的《深夜食堂》就是如此。开拍的前一天先把锅、卡司灶、笊篱菜板等等运过去,然后当天我再带着大堆的食材过去。要是片场没有自来水,还要运大塑料桶装水过去。

Q:在饮食上,你有没有什么特别挑剔的?最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
A:我不挑食,但是那种很臭很臭的乳酪实在是吃不下。要说我最喜欢的食物,唔,是饺子!中国饺子和日本饺子还有韩国饺子,我都喜欢。

Q:请推荐一些你经常去的餐厅,或者买食材、餐具的店铺?
A:吃中国料理的话,我总去曙桥的“敦煌”。不吃中国菜的话,那就是我工作单位附近的小酒吧“藤八”,买日式餐具经常去的就是靖国神社附近一家名为“花田”的店了。

Q:我们这一期是京都特集,请问京都有没有你特别喜欢的地方?
A:我喜欢知恩院,那里很好。书店的话惠文堂一乘寺院店很好,我很喜欢那一带。

Q:你去过中国吗?
A:我去过中国重庆。说起来我还是北京中医大学日本分校的学生呢。去年选了药膳科,今年开始学习气功课程,都很有意思。我也特别喜欢中国菜,不只喜欢吃也喜欢做。为了吃到正宗的中国菜,我希望还能去中国。

原文来自:《外滩画报》

下厨房推荐:跟《深夜食堂》学做料理

红色香肠鸡蛋烧猫饭茶泡饭土豆沙拉牛油拌饭猪排盖饭鸡蛋三明治酱油炒面酒蒸蛤喇

最动人的并不是五星级餐厅里的精致食物,也不是厨师长级别的精湛技术。下厨房和下厨房里的厨友们,最热爱的,其实就是这样简单的家庭味、质朴的人情味。